木托盘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木托盘厂家
热门搜索:
技术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讯

中投董事长无人接任让人浮想联翩能来的不想来

发布时间:2021-02-01 16:55:16 阅读: 来源:木托盘厂家

中投董事长无人接任让人浮想联翩 能来的不想来

从2007年成立至今中投投资收益到底如何董事长缘何迟迟无人接任———  “中国主权基金新任董事长迟迟没有到位,而关于谁将担任这一正部级单位领头人的传闻越来越多。从地方大员到银行同僚,每一个似乎都很有可能,而每一个却又那么扑朔迷离。从2007年成立至今,中投到底买了哪些股票,投资收益到底如何?为什么董事长一职迟迟无人接任?”  谁来担任中投董事长?  5月27日,中投公司发布公告,国务院决定,曾任华融副总裁、工行副行长的李晓鹏任中投监事长,免去金立群中投监事长职务。但业内最为关心的中投董事长人选,却迟迟没有公布。在原董事长楼继伟回归财政部之后,这一领头羊角色依然由楼继伟兼任。  李晓鹏原为工行排名第一的副行长,在工行期间分管零售业务和授信审批,其主导下的工行零售银行在业内具有绝对的领先优势。同业中不少人认为其是四大行里能力最强的副行长之一。在李晓鹏任命公布之前,他也是中投董事长的热门人选。  除了李晓鹏外,业内对于继任者人选猜测颇多,其中包括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、重庆市长黄奇帆、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、现任总经理高西庆等。这些人履历丰富,且对金融行业有着独到见解。但传闻虽多,“靴子却一直没有落地”。  至于原因也让人浮想联翩。总之,能来的不想来,想来的来不了,中投董事长成了“烫手山芋”。而越来越多的市场传言表明,无论谁担任这一公司的董事长都将面临艰巨的挑战。  两笔最受诟病的投资  2007年9月29日,中投公司正式挂牌。但在挂牌之前,中投公司就做出了第一笔投资,斥资30亿美元投资黑石集团。当时黑石集团在纽交所上市,发行股价为31美元/股,中投投资成本约为29.6美元/股,并承诺4年禁售。此后不久,中投又购买了56亿美元的到期强制转股债券,占摩根士丹利当时股本的9.68%。  这两笔看似光鲜的投资此后成为中投最受诟病的投资。美国黑石集团也被译作“佰仕通”,成立于1985年,是美国一家私募基金公司,对垃圾债券等金融衍生品颇有投资心得。  中投出手不久便遭遇金融危机,黑石股票一路狂跌不止,到2009年最低点时股价不足5美元,这几乎不到中投成本的六分之一。即便到现在,黑石股价也只有23美元。而另一家公司摩根士丹利也是类似的投资经历。除了股价的下跌,中投公司所持黑石股票还是没有投票权的股份。如此之多股份,却毫无话语权,不少社会舆论指责中投不懂行。但实际上,对于投票权的放弃主要还是因为要考虑股息收益和免税需求。中投成立之时,国内寄予厚望。当时不少人评论,在主权基金出现半个世纪后,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主权基金,并且还是世界上最大的主权基金之一。中投入股黑石集团时,业内调侃,这叫投石问路。但未曾想到,一“出海”就“呛水”,投石问路也就变成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。  “呛水”之后的改变  金融危机开始之时,没有人预料到这次风暴到底有多强,也无人相信四大投行之一的雷曼公司会关门倒闭。当时还是中投掌门人的楼继伟也是如此。  “我看的是黑石的价值投资,我不认为是错的。”但随着金融风暴不断升级,投资亏损不断扩大,到了2008年底,楼继伟不得不承认,“我没有勇气投资海外的投资机构,他们的政策太不明朗了,即使明朗,我也不敢投资他们的领域了。”  正因为黑石和摩根士丹利的教训,中投公司的投资节奏放慢了,对投资标的的选择也更为谨慎。2009年3月份,楼继伟在总结2008年时感叹,“这一年是惊心动魄的一年,引起我们很多的思考,我们也看了一些趋势,在这种变化中我们看到了长期的国内的机会,也看到了短期的价格的错位,在这种谨慎的怀疑的态度之下,我们正在进行谨慎的投资。”而对公众关注的所谓中投投资美国房地美、房利美亏损巨大这一传闻,事实上,这一情况并不属实,中国外汇储备和主权基金投资“两房”仅投资了其债券,并未购买“两房”股票。这也意味着,“两房”的股价波动,对于中投来说并无影响:下跌未带来损失,上涨也不会带来收益。  海外投资的无形“天花板”  相比其他国际同行,中投在海外有着无形的“天花板”。在不少海外政客看来,让一家中资公司控股或者持有重要公司的股权,这是一个敏感的事情。  回顾中投这几年的投资业绩,2008年至2011年,中投公司境外投资业务年化收益率分别为-2.1%、11.7%、11.7%和-4.3%。截至2011年底,累计年化收益率则为3.8%。客观地说,如果不是子公司汇金公司在国内投资业绩不错,帮中投补了“皮裤”,中投海外的投资收益率还不够偿还当年发行国债的资金成本。目前中投的2012年投资业绩还未经审计。中投最近的动作让人越发看不懂。原本定位于海外投资的中投公司在国内市场动作频频,旗下公司甚至开始国内拿地。2011年6月,中投的子公司建银出资和绿城成立中投发展。去年11月,中投发展在天津一口气拿下8宗地块,成交总额达46.771亿元。  财经评论人士叶檀对此调侃,“难道中投想与多如牛毛的政府投资基金一较高下,还是想成为第二个国开行?或者中投想部分转型成为国内开发商?”在她看来,如果这是市场回报压力下的产物,说明此前盈利不佳,如果是行政压力下的产物,更是前景堪忧。文/本报记者范辉制图/谢爽  新闻内存  中投的“撒胡椒面”式投资  在业内,主权基金的投资策略大致两种,一种是极尽分散,投资股权比例很小,目的并不是为了控制企业,而是为了获得分红和股票溢价,这类归为财务投资。另一些主权基金投资某个企业股权比例较高,目的是控制或改造公司。从中投这几年的投资来看,中投显然属于前者,典型的“撒胡椒面”投资方法。  梳理此前的投资记录,中投购买过淡水河谷、切萨皮克能源公司、国际钢铁巨头安赛乐米塔尔这类资源股,也有苹果、黑莓、摩托罗拉这种电子科技股票。保健制药类的强生及默克制药也是中投的“菜”, 可口可乐等快消品公司中投也十分看好。当然,中投仓位中股票比例很少,主要还是各种等级的债券。这几年,中投又在欧洲布下了不少棋子,购买了卫星运营商Eutelstat Communications以及法国能源集团GDF Suez。英国是中投在海外投资的受益者之一,其希思罗机场以及泰晤士水务均得到了中投的资金。最近英国还邀请中投投资其“超级下水道”项目。  中投是什么公司?  中投公司的全称是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。在公司筹备时,中投公司曾被称为“国家外汇投资公司”。2007年6月29日,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由财政部发行1.55万亿元人民币特别国债的议案。按照当时美元兑人民币汇率,这一特别国债数额相当于约2000亿美元,这算是为中投公司的买卖凑了本钱。中投公司成立后,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中投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整体并入。了解中投的一位学者表示,中投看起来有钱,但它的资金来源并不是稳定的,不像海外有些主权基金有明确持续的资金。在起步的2000亿美元后,中投只获得了一次300亿美元的注资。

尚浩宇老师

白银公务员考试

白银三支一扶考试